为响应国家科技强国、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6月28日起,计科学院“科技互联”社会实践团赴淮阴区丁集镇,以“助力科技惠农,圆梦科技强国”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技术服务、科技展览和科普调研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记者 史鹏杰 摄。
技术服务 锻炼技能惠民众
6月28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在丁集镇卫生院附近搭建服务站,为当地村民提供技术服务,帮助村民修复计算机系统、检测软硬件病毒、安装电脑软件等,并为过往的群众普及电脑日常使用及维护知识。
本次活动分为现场咨询和上门维修服务两种形式,在服务站的现场咨询中,同学们针对村民提出的开机、电脑运行速度慢以及恶意软件无法卸载和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等常见问题,细心地为村民剖析原因,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上门维修服务中,同学们对电脑老旧、硬盘故障等问题,进行耐心调试并逐一解决;在遇到村民家里缺少工具和设备等状况,同学们也不辞辛苦地奔波于服务站和村民家之间。技术服务过程中,同学们累计帮助村民解决电脑问题30余个,上门维修服务6次。这些服务不仅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也使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科技展览 创新作品增民识
为了打开丁集镇村民的眼界,让他们与科技近距离接触,实践团成员在进行技术服务的同时,举办了一场丰富有趣的科技展览。本次展览一共展出了三件同学们自己创作的科技作品,一台3D打印机和两个可以行走和翻跟头的机器人。这些科技作品很快引起了过往群众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就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机器人的使用发展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交流,同学们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让村民在释疑的过程中尽情领略科技的魅力。
据悉,计科学院长期以来一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备战国家、省市级专业比赛,在“机器人大赛”、“物联网设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比赛中每年获奖百余人次。本次科技展览所展出的作品均是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创作的精华,展现了计科学生较强的拼搏进取意识和动手创新能力。
科普调研 实地走访析民生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还针对丁集镇村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对建国70周年以来科技发展的了解程度进行了一次科普调研。本次调研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辅助资料收集、问卷和访谈调查等方式,对村民进行深入了解。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制作了200份调查问卷,针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和年龄的人群进行调查统计。通过结果分析,高达95%的村民对科技惠农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有所了解,90%的村民表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科技的发展明显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尤其是农用机械设备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生产效率,反映了科技普及对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对当地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党员代表进行了访谈交流。代表们认为,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农村妇女的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她们的出行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渠道。
科技讲座 知识普及关民计
实践团成员在对丁集镇村民的科普调研中发现,村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科技发展对他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改变。据此,实践团成员为村民开展了一场关于科技惠农的知识讲座。讲座中,同学们就手机和电脑的日常使用、识别和预防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找回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帮助村民辨别科技社会里的利与弊,也让他们学会正确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网络信息问题。随后,同学们还就互联网技术能否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和“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新生态等问题与村民进行交流,并向村民介绍了运用人工智能促进农作物生产的方式,以实现村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为当地留守儿童开设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技讲座。同学们利用简单易懂的图片向儿童介绍了建国70周年科技发展的辉煌之路,并设计了很多儿童感兴趣的实验和游戏,在愉快的氛围中帮助他们了解科技、认识科技。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科技”和“乡村”为关键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增强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社会服务与科技惠农,让当地村民感受到了实践团同学的款款热情,通过深化校地合作,扩大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极大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精神风貌。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修电脑。记者 史鹏杰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村民介绍3D打印机。记者 史鹏杰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使用机器人。记者 史鹏杰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发调查问卷。记者 史鹏杰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访谈妇女党员代表。记者 史鹏杰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开设讲座。记者 史鹏杰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留守儿童开设讲座。记者 史鹏杰 摄。
【责任编辑】朱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