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转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901 学科门类:工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计算机与信息产业需求,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计算机基础理论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学习和软件开发与管理、工程实践应用技能训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在计算机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系统维护、安全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计算机系统工程问题。
1.1 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能够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之中;
1.2 能够运用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原理;
1.3 较好地掌握“软件工程”等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并用以解决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工程设计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结合文献研究,分析、表达面向计算机应用软件产品开发中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针对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数学、物理等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分析;
2.2 能够运用数学、物理等的相关知识分析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并结合计算机领域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与实施;
2.3 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专业发展速度快、实现方法的多样性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考虑社会、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前提下,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产品。
3.1 掌握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基础数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其它必需的知识;
3.2 具备计算机工程和项目开发所需的设计/开发技能,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软件流程;
3.3 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3.4 能够在工程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
3.5根据IT行业的特点,培养具有良好创新意识的工程人才。
4. 研究:针对学科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基于科学原理并运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处理数据、以及通过数据分析获得有效的结论。
4.1 结合计算机工程原理和专业基础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探索和分析讨论,并优化实验技术与工程方案;
4.2 掌握开展初步工程设计的工程知识,并将其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探讨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
4.3 掌握复杂计算机工程实施活动中涉及的重要工程技术指标,研究达到指标的工程技术途径。
5. 现代工具使用: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运用不断出现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软件,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理解计算机工程活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图书馆与互联网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5.2 掌握开发、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和资源,运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
6. 工程与社会: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系统解决方案和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软硬件项目规划与管理、系统工程的知识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6.2 理解作为个体应承担的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感。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现实和虚拟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了解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7.2 能正确认识并评价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对客观世界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绿色环保意识,能够在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 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3 具备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懂法守法;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与社会有良好的互动。
9. 个人和团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应用开发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理解复杂工程中人员的分工与协作,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最大程度发挥团队的作用;
9.2 能够在团队中根据角色要求发挥应起的作用,工作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或清晰表达,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系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对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国际状况及发展动态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工程管理管理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方案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11.1 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能够将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中,同时具备开发能力与管理能力。
12.终身学习:经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用设计过程,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根据计算机学科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对于自我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12.2 能够采取适合的方式通过学习发展自身能力,并表现出自我学习和探索的成效。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2年,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为2-4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核心课程
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
五、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项目
周
数
学期
| 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
| 教育周数
| 小
计
|
课堂
教学
| 复习
考试
| 专业见习实习实训
| 毕业
设计
(论文)
| 专业技
能训练
| 入学
教育
| 国防教育
| 社会
实践
| 创新创业实践
|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7
| 16
| 2
|
|
|
|
|
| *
|
| 18
|
|
8
| 16
| 2
|
|
|
|
|
| *
|
| 18
|
9
|
|
| 4
|
|
|
|
| *
|
| 4
|
10
| 8
|
| 10
|
|
|
|
|
|
| 18
|
|
11
|
|
|
| 18
|
|
|
|
|
| 18
|
合 计
|
|
|
|
|
|
|
|
|
|
|
|
注:1.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安排在小学期中;
2.特殊要求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六、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
(一)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统计
课程类别
| 学分数
| 学分比例
| 学时数
| 学时比例
|
通识通修平台
| 必修
| 公共基础课程
| 4
| 6%
| 0
| 0%
|
指定选修
| 通识课程
| 0
| 0
| 0
| 0%
|
任意选修
| 6
| 8.8%
|
| 8.82%
|
学科专业
基础平台
| 必修
|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 10.5
| 15.4%
| 208
| 13.24%
|
选修
| 3
| 4.4%
| 64
| 14.71%
|
专业模块
| 必修
| 专业课程
| 14.5
| 21.3%
| 304
| 35.29%
|
专业选修
| 5
| 7.4%
| 96
| 22.06%
|
交叉与自主
学习模块
| 选修
| 跨专业选修课程
| 0
|
| 0
| 0
|
集中实践环节
| 必修
| 专业综合实践
| 18
| 26.5%
| /
| /
|
素质拓展计划
| 必修
|
| 7
| 10.5%
| /
| /
|
合 计
| 68
| 100%
| 672
|
|
(二)实践性课程统计
类 别
| 学分
| 学分比例
| 学时
| 周数
|
实验课时
| 9
| 13.2%
| 288
| /
|
社会调查、学年论文
| 1
| 1.5%
| /
| /
|
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类
| 9
| 13.2%
| /
| /
|
毕业设计(论文)
| 9
| 13.2%
| /
| /
|
素质拓展计划
| 7
| 10.3%
| /
| /
|
合 计
| 35
| 51.5%
|
|
|
(三)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
学 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考试课程(门)
| /
| /
| /
| /
| /
| /
| 4
| 1
| /
| /
| /
|
(四)各学期周学时数统计
学 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周学时
| /
| /
| /
| /
| /
| /
| 23
| 29
| /
| 6
| /
|
1.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项目、创业实践、学科知识与“互联网+”竞赛、发表研究论文、申请专利等方式获得创新学分。创新学分可置换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最多可置换8个学分。